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赢三张 > 新闻动态 > 古诗中的木槿,到底有多惊艳!(解析版)
古诗中的木槿,到底有多惊艳!(解析版)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0:48    点击次数:51

  

朝昏看开落

一笑小窗中

Beautiful summer

图片

朝昏看开落,一笑小窗中。

别种蟠桃子,千年一度红。

张以宁《木槿花》

诗人说,蟠桃好吃又延年益寿,可是它千年才能结果一次,种它有什么用?

木槿好看,虽然朝开暮落,但是每天都有花在开,开开落落,热闹了一整个夏天。

窗外有一树木槿,就会给人带来好心情。夏天不再寂寞清冷。

“朝昏看开落,一笑小窗中”,这句诗正合我意,因为窗外绿影婆娑,一株木槿正在风中轻舞。每到夏至,它就如约开花。天天开,月月开,从不偷懒。

那是几年前,一次散步的途中,我在小山坡的杂草丛中,发现了一株小幼苗,看着可人,就把它带回家,随手种在窗下,偶尔给它浇点水,就不再管它了。

木槿的生命力饱满而强大,它随遇而安,很快就长得高高大大,如此蓬勃生长,热烈奔放。

它不辜负光阴,在岁月里倾情绽放。漫长的夏日,那一朵朵怒放的生命,令人艳羡。

图片

劝君莫种木槿花,

朝荣暮落堪咨嗟。

劝君种取亭亭竹,

霜繁风劲依然绿。

—黄希旦《感时行》

北宋时期的诗人黄希旦,他发表不同的意见,奉劝各位不要栽种木槿,最好是种竹子。

原因是,槿花易落,预示繁华转瞬即逝。仅开放一天的花朵,我见犹怜,惹人叹息,不如别种它。

他建议种植修竹,高风亮节,又长得亭亭玉立,挺拔修长,尽管历经风霜雪雨,仍然一身翠绿,四季不凋的绿,充满无限的生机。何况苏轼说,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,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”。

然而各花入各眼,古诗中的木槿风华绝代,美了三千多年。它从远古的《诗经》里“与女同行”,一直美到现在。

地偏心更远,卧起了无哗。

养拙从吾道,流年感物华。

读书余左氏,看竹但西家。

数点朝来雨,新开木槿花。

周用《静观》

明代,有位叫做周用的官员,他比较文艺,既写得一手好书法,也擅长于绘画。

他很幸运,得到沈周的亲自指点。因为悟性好,一点就通,后来,只要铺开纸墨挥毫书写,笔底袅袅云烟,望之不俗。

结庐在人境,心远地自偏,陶渊明是在闹中取静。

这首诗里,诗人所居住的环境很幽雅,地处偏僻,远离喧嚣,心情就更加闲逸了。

车流不息,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,最令人向往的就是鸟语花香的大自然。

“不乱于心,不困于情”,有时候,也需要环境来成就的。

保持拙朴自然的生活方式,在红尘中修身养性。顺应时节,感受四季流转,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,守住自己的内心,这也是养生之道。

读书之余,诗人散步走到西边的邻居家,看完葱茏的竹子,又去看木槿。早晨的一阵微雨,催开了数朵木槿花,它们在枝头摇曳生姿,清新妩媚的模样,楚楚动人。

是一个美好的清晨。读会书,散会步,欣赏几朵花,然后元气满满,拉开一天的序幕。从容惬意的慢生活,令人心驰神往。

万物静观皆自得,这是一首很治愈的小诗,抚慰我们心底的归隐梦。

红尘纷扰,俗世忙碌,愿我们闹中取静,偶尔漫步于古典诗词,撷取清新美好,享受岁月静好,打发夏日悠长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赢三张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